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> 资讯 >  >> 
又一种“新型”病毒在美国肆虐?专家: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
来源:生命时报      时间:2023-06-01 09:20:06

受访专家: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维燕

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徐小静

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王冰洁


(相关资料图)

2022年冬季,新冠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的“三重暴发”痛击美国,医院人满为患。如今,新冠疫情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逐渐平息,一种鲜为人知的病毒——人类偏肺病毒(HMPV)又突然在美国肆虐。因其感染后症状与新冠、流感相似,比如干咳、流鼻涕、喉咙痛和发烧等,让人难以辨别自己到底是感染了哪种病毒。

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监测数据显示,在3月中旬的高峰期,近11%的检测标本呈人类偏肺病毒阳性,比大流行前7%的平均季节性峰值高出约36%,各地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挤满了最易受此病毒感染的幼儿和老年人。2020年发表在《柳叶刀·全球健康》杂志的研究估算,2018年有超过1400万5岁以下儿童感染人类偏肺病毒,其中超60万人住院治疗,超过1.6万人死亡。美国匹兹堡大学儿科医生约翰·威廉姆斯表示,人类偏肺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“罪魁祸首”,仅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。

引发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很多种,比如冠状病毒、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、鼻病毒等,其中,人类偏肺病毒很“新”,2001年才在荷兰被首次发现,但已在人群中至少存在了50年,现已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。5岁以下幼儿、老年人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最易受到攻击,我国在2003年首次报道该病毒感染病例。该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,同属该科的还有人们较熟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流行性腮腺炎病毒。

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维燕告诉“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”记者,今年美国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率升高可能有多方面因素影响,其中之一是新冠疫情期间戴口罩、社交隔离等举措减少了病毒的大规模传播,人类偏肺病毒也不例外,人体内相应抗体水平低,随着防疫举措放开,感染者就有所上升,大家需客观看待。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徐小静补充道:“人类偏肺病毒感染需通过针对性的病原体检测才能确诊,但由于症状与普通感冒没有太大差异,且大家不熟悉这种病毒,个人可能不会去进行相关检测。”

美国一项验血液调查结果表明,大多数儿童在5岁前已感染过该病毒。2021年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显示,在所有接受病毒和细菌检测的患者中,人类偏肺病毒检出率为4.1%,幼儿、学龄儿童、成年人、老年人分别为4.8%、3.4%、2.8%、4.7%。“我国也在全年监测人类偏肺病毒感染情况,主要通过对医院发热门诊、呼吸科病人的标本进行检测发现,可以肯定的是近期并没有流行。”张维燕说。

徐小静表示,人类偏肺病毒感染好发于冬季、春季,流行高峰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高峰重叠或稍后,与感染者密切接触、呼吸道飞沫、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触摸眼、鼻、嘴,都可能被感染。初次感染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,65岁以上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也属于易感人群。资料显示,感染人类偏肺病毒后的症状侧重于喉炎、鼻炎,但总体而言,与新冠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病毒类似,轻症患者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,普通型患者可出现流鼻涕、发烧、干咳,一般会持续2~5天,幼儿、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可能会发展为支气管炎、肺炎,出现喘息、呼吸困难、哮喘发作等严重情况,需及时就医。

近日,有多家媒体称“美国一项研究发现,感染人类偏肺病毒100天后的死亡率平均为43%。”张维燕强调,这项研究刊发于2013年,研究对象并非普通人、儿童群体,而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,他们本身就存在严重免疫低下的问题,易被病原体感染并发展成危重症,并不能扩大到整个人群,大家不必恐慌。

此外,一项为期4个冬季的研究发现,感染人类偏肺病毒后住院的老年人与呼吸道合胞病毒、流感一样常见,重症率、死亡率也相似。张维燕表示,其实在新冠疫情之前,各类呼吸道病毒感染都很常见,平时的一次小感冒,可能就是某一种呼吸道病毒感染,因为检测手段的缘故以及普通感冒造成的危害性较小,所以并不在医院的常规检测之列,往往是重症感染患者才会检测。

目前临床还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相关疫苗以及特异性抗病毒药物,治疗只侧重于缓解症状,比如卧床休息、补水、退烧药,治愈则取决于免疫系统的自然恢复;必要时会为严重病例补充氧气或机械通气。另外,该病毒感染一次后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,患者一生中可能会多次感染,预防的关键还是要提高免疫力,以及斩断传播途径,比如均衡饮食,规律运动,外出佩戴口罩、勤洗手等。▲

责编:赵子莹

主编:丁文君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