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缅族人的生产活动以农业种植为主。
2、缅甸盛产稻米、大豆,大米为缅族人的主食。
3、传统缅族家庭一天吃两顿饭,早上九点、下午五点各一次。
【资料图】
4、早上,只喝一杯咖啡,吃一点儿点心,比较简单。
5、菜肴以辛辣味为主、喜酸、烹饪多用植物油、如豆油、椰子油等。
6、做菜时常在菜中放大蒜、洋葱、咖喱粉、辣椒。
7、常吃的菜有虾酱、酸菜汤。
8、还喜欢吃油炸食品。
9、在缅族人的饭桌上,常可以看到一种缅文中称做“鄂毕觉”的炸虾酱小菜,这是缅族人最爱吃的一种小菜。
10、休闲时有嚼槟榔和坐茶馆的习惯,平时的零食有棕榈糖、糕点、各种水果。
11、吃饭时习惯用手抓饭。
12、传统缅族家庭吃饭时父母要坐主位。
13、主位一般是睡觉时头顶的方向。
14、父母不在时,子女也应该虚出主位。
15、父亡后,母坐主位。
16、双亲健在时,母坐父之左,长子居父右,长女居母左,依次而坐。
17、吃饭是长幼依次动手。
18、父亲暂时缺席时,母亲要将好菜夹入为父亲准备的盘中,然后才能动手吃饭。
19、子女有事需先吃饭时,得先为父母留出好菜。
20、来客时,缅族人有用槟榔、烟和茶待客的传统。
21、槟榔盒是每家的必备。
22、槟榔味道辛辣,略带涩味。
23、槟榔包由茴香、儿茶、甘草、石灰、槟榔子包入槟榔叶中而成。
24、嘴嚼槟榔时,常会产生一种鲜红的液体槟榔汁。
25、缅族人只嚼而不吞食槟榔,并边嚼边吐槟榔水,最后将槟榔渣一同吐出。
26、与槟榔一起待客的还有缅烟。
27、缅烟有两种:一种是卷烟,由槟榔叶、玉米叶、嫩棕榈叶卷成的成品烟,另一种是家制烟。
28、传统缅族家庭的家制烟常是将原料分置于烟盒内。
29、客人来后现卷现抽。
30、烟盒中常放有7种制烟必备品:①剪刀、②线、③烟梗与烟叶粉碎物、④烟叶、⑤碎烟梗、⑥包叶、⑦过滤咀。
31、拌茶是缅族的重要零食也是上等待客品。
32、由发酵的茶叶、炸洋葱、芝麻、姜、虾米、炒蚕豆、炒豆子拌匀后放少许食用油而成。
33、鱼汤米线是缅甸人最爱吃的一种小吃,在大型活动中多用来招待客人。
34、它既是小吃又可作主食。
35、早上上班时,人们一般都喜欢在路边吃上一碗。
36、鱼汤米线由在开水中捞过的米线配上特制的汤料而成。
37、这种汤料常用鱼头、腌芭蕉杆等熬制,味道非常鲜美。
38、缅甸人爱喝茶,去缅族人家里做客,主人习惯用茶水招待客人。
39、他们认为,茶并不是可供豪饮之物,而是需要细细品味。
40、理解缅甸人的思维和想法,同样如同饮茶一样细细品味。
41、而品味缅甸的最好去处,则是座茶馆,在这里饮茶的人们喜欢边品茶边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42、因而,茶馆也成了观察缅甸社会时局的一个窗口。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近日,网传一段视频显示,一女子实名举报父亲曾在2021年被多人殴打致死,网传该女孩也被人带走后失联。是否已被找回,对于涉事施害者二刘,去
(原标题:ST摩登:广东佳盟商贸有限公司没有增持)同花顺(300033)金融研究中心12月6日讯,有投资者向ST摩登(002656)提问,你好,广东佳盟商贸有
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,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,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,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,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
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,但凡事都有例外,最近,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,被送外号人脸猴,其独特的长相令
中原区民政局提醒:尽量避免扎堆,只要感情好,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,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。为满足准新人们
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,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。记者今日从省、市文旅部门获悉,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,
浊波浩浩东倾,今来古往无终极。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,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,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。如果从高空中俯瞰,
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,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、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,正式面向公众开放。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
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?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?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,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,新浪河